在深度冷凍法中,主要的分離過程是在雙級精餾塔中進行的。該塔由上、下兩塔和塔間的冷凝蒸發(fā)器組成。進入下塔底部的空氣在該處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,已部分液化。由于液氮沸點比液氧沸點低,因而下塔底部的液化氣體是富氧液態(tài)空氣,含氧量一般為30%~40%。
稀有氣體是指元素周期表上所有0族元素對應的氣體,也稱為惰性氣體。在常溫常壓下,它們都是無色無味的單原子氣體,很難進行化學反應。稀有氣體共有7種,它們是氦(He)、氖(Ne)、氬(Ar)、氪(Kr)、氙(Xe)、氡(Rn,放射性)、(氣奧)(Og,放射性,人造元素)。
當壓縮空氣進入油水分離器后產生流向和速度的急劇變化,再依靠離心作用,將密度比壓縮空氣大的油滴和水滴分離出來。如圖所示為常見的撞擊式和環(huán)形回轉式油水分離器。壓縮空氣自入口進入分離器殼體后,氣流先受隔板阻擋撞擊折回向下,繼而又回升向上,產生環(huán)形回轉。這樣使水滴和油滴在離心力和慣性力作用下,從空氣中分離析
壓縮空氣油水分離器,實際上是壓縮空氣用氣液分離器,它不是油和水的分離,是用于分離壓縮空氣中凝聚的水分和油分等雜質,使壓縮空氣得到初步凈化。分離出來的油和水一起從排污口排放掉。一般使用壓力不受限制,使用溫度應在常溫。
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氣體通過一根長長的管子(通常盤成螺線管),讓熱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氣中,銅之類的金屬導熱性能強,常用于輸送蒸氣。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經常在管道上附加熱傳導性能優(yōu)異的散熱片,加大散熱面積,以加速散熱,并通過風機加快空氣對流,把熱量帶走。
冷凝蒸發(fā)器為多層板翅,各通道中的冷熱流體通過板翅和隔板進行良好的換熱。冷凝蒸發(fā)器一般安置于上下塔之間,下塔上升的氮氣在其內部被冷凝,而上塔回流的液氮在其內部被蒸發(fā)。這個過程得以實現(xiàn)主要是依據(jù)高壓氮的沸點和低壓氮的沸點不同,存在一定溫差。冷凝蒸發(fā)器用于復疊式制冷機。
膜分離是在20世紀初出現(xiàn),20世紀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門分離新技術。膜分離技術由于兼有分離、濃縮、純化和精制的功能,又有高效、節(jié)能、環(huán)保、分子級過濾及過濾過程簡單、易于控制等特征,因此,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醫(yī)藥、生物、環(huán)保、化工、冶金、能源、石油、水處理、電子、仿生等領域,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
深度冷凍是指達到-150℃以下低溫的冷凍技術。實質上就是氣體液化的技術。通常采用機械方法。例如用節(jié)流膨脹或絕熱膨脹等法可得低達-210℃的低溫;用絕熱退磁法可得1K(絕對溫度)以下的低溫。依靠深度冷凍技術,可研究物質在接近絕對零度時的性質,并可用于氣體的液化和氣體混合物的分離。
從傳熱機理上看,板翅式換熱器仍然屬于肩臂式換熱器。其主要特點是,它具有擴展的二次傳熱表面(翅片),所以傳熱過程不僅是在一次傳熱表面(隔板)上進行,而且同時也在二次傳熱表面上進行。高溫側介質的熱量除了有一次表面倒入低溫側介質外,還沿翅片表面高度方向傳遞部分熱量,即沿翅片高度方向,有隔板倒入熱量,再將這
板翅式換熱器,通常由隔板、翅片、封條、導流片組成。在相鄰兩隔板間放置翅片、導流片以及封條組成一夾層,稱為通道,將這樣的夾層根據(jù)流體的不同方式疊置起來,釬焊成一整體便組成板束,板束是板翅式換熱器的核心。板翅式換熱器已廣泛應用于石油、化工、天然氣加工等行業(yè)。
沼氣提純項目:1.工藝控制設計合理、自動化程度高、裝置生產過程穩(wěn)定、易操作、開停車 方便、現(xiàn)場不用人值守。2.通過工藝過程優(yōu)化和改進,簡化流程,全部設備可以在廠提前完成撬裝,減少現(xiàn)場安裝環(huán)節(jié),相比其他提純方式投資省。3.沼氣只需加壓至8公斤(0.8Mpa)壓力即可進入提純工序,相比其他提純方式大幅
全液體空分裝置投資:氣體空分與液體空分的區(qū)別在于從冷箱出來的產品是氣態(tài)的還是液態(tài)的,出來的產品是氣態(tài)的,稱之為氣態(tài)空分;出來的產品是液態(tài)的,稱之為液態(tài)空分。液態(tài)空分比氣態(tài)空分多一組換熱器(冷凝器),產品從精溜塔出來后,經此冷凝器與某介質(污氮)換熱,回收冷量,使其進一步的液化。